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期待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會師?! 〈舜稳蝿帐禽d人航天工程今年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個載人飛行任務,將駐留約5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載荷在軌實(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貨物氣閘艙出艙,進行艙外載荷安裝及空間站維護維修等任務。
按計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迎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計劃于今年11月返回東風著陸場。
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和各項設備工作正常,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產品質量受控,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地面系統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在與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輪換任務后,返回地面。
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首次飛行
神舟十六號乘組是我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迎來的首個乘組,由1名首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組成。其中,航天駕駛員景海鵬和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來自航天員大隊,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載荷專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教授,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在科學、航天工程等領域受過專業訓練且具有豐富操作經驗。
相比以往乘組,神舟十六號乘組有以下特點:首次包含“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3種航天員類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次飛行;景海鵬是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將成為我國目前為止“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自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2022年6月確定以來,3名航天員全面開展了各項任務強化訓練及準備。
神舟十六號飛行任務期間,將迎來2次對接和撤離返回,即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的再對接和撤離以及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對接;將開展電推進氣瓶安裝、艙外相機抬升等平臺照料工作;將完成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裝置、元器件與組件艙外通用試驗裝置等艙外應用設施的安裝,按計劃開展多領域大規模在軌實(試)驗,有望在新奇量子現象研究、高精度空間時頻系統等方面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還將開展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
神舟十五號乘組將與神舟十六號乘組完成在軌交接和輪換后返回地面
去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飛船發射入軌。目前,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180多天。各項在軌工作進展順利,他們已圓滿完成了四次出艙活動任務,成為執行出艙任務次數最多的乘組;還開展了多次載荷出艙任務,開展了多項工程技術研究、航天醫學實驗以及空間科學實(試)驗,涵蓋了生命生態、材料科學、流體力學等,獲取了寶貴的實驗數據。
目前,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神舟十六號乘組進駐和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神舟十五號乘組返回前,他們需要持續開展部分空間科學在軌實(試)驗,完成返回前實驗樣本采集、處置和下行物品的清點整理;待神舟十六號乘組進駐,兩個乘組完成在軌交接和輪換后返回地面。
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